媒体聚焦

Media Highlights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新华日报:苏州农职院探索党建引领服务基层新路径——“三共三联”唱响乡村振兴协奏曲

来源: 宣传部 时间: 2022-07-08 10:46:00 阅读量:

点击查看》》

□ 本报记者 盛峥

通讯员 吴春花 苏冰

近日,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发布2021年度省科技资源(农业种质)统筹服务平台运行服务考核评价结果,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球根花卉种质资源库”荣获优秀等次,社会服务质量受到广泛认可。

精耕科技服务之路,激活产业振兴动能。近年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不断强化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深度,精准助力乡村振兴的能力持续提升。今年初,由该校成立的“江苏省特色花卉科技兴农服务团队”成功入选2021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优秀团队,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职业院校。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傅兵表示,学校党委将“党建品牌+行动支部”书记特色亮点项目列入学校“双高建设”目标任务,通过创新推出“组织共建、党员联动,资源共享、活动联办,发展共促、帮扶联心”的“三共三联”模式,推动政、行、校、企、村党建工作融合,不断唱响乡村振兴的协奏曲。

拓展党建共建“合作圈”

夏季高温天气来临,如何开展病虫害防护、科学遮阳降温、绿色防控、避雨育苗等方面的工作,给一些草莓种植户带来考验。

“受疫情影响,一些专家没办法到现场来指导,这次线上培训真是帮了我们大忙!”前不久,苏州农职院联合江苏省现代农业(草莓)产业技术体系相城示范基地,开展了一场线上培训,这让苏州漕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蓉蓉受益匪浅,针对养护问题,专家一一进行解答,并给出相关的建议。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影响,不少农业植保线下指导活动按下“暂停键”,苏州农职院党员教师团队迅速行动,联合多位省内外专家进行线上授课,为来自苏州及周边地区的农户、家庭农场主、农业合作社等开展线上培训。而这样的连线,正得益于党建共建的资源链接。此前,该校相城校区就以打造科研型党支部品牌建设为主要抓手,组建了花卉、蔬菜、稻麦、园林等6个科技创新与服务团队,通过整合资源、集聚人才,建立了“政产研学用”协同创新与服务体系。

“我们一方面借助本校及外部专业资源,另一方面链接服务对象,不断扩大党建共建的合作圈。”苏州农职院党委副书记、校长苏士利介绍,学校先后与苏州市妇联、苏州市供销合作总社、姑苏区委组织部、江苏三维园艺、江苏沃田集团、苏州太湖现代农业园区、蒋巷村、苏州市盲聋学校等30余家政、企、村、校的党委(支部)签订合作协议,并揭牌成立“党建教育实践基地”“耕读大学堂”“劝农长廊”,目前已形成党建引领、点面结合、优势互补的党建新格局。

搭建资源互通“立交桥”

建好合作圈,不仅有单向的服务输出,还有双向的资源交互。苏州农职院坚持选好、用好共建方的红色资源优势、实践基地优势等,将思政课、专业课上到田间地头,把乡村振兴先锋模范请进校园,以“资源共享、活动联办”的形式,推动协同育人机制向纵深发展。

去年底,一场由苏州农职院园艺科技学院、东山校区管委会党总支与吴中区东山镇双湾村党委、东山镇新潦村党委、东山雕花楼党支部等多家党组织举行的党建共同体签约活动上,有着50年党龄的东山镇双湾村村民施夫传,走进雕花楼为同学们讲述了上世纪50年代亲身经历的“金门炮战”,并勉励同学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勤学苦练增长本领;来自雕花楼的陆惠清举行了以“孝道”为主题的道德讲座;糕点大师柴国强现场收徒,将东山糕点古法制作技艺教授给园艺科技学院的学生们。

坚持用好本地红色资源。2021年,学校各党总支、直属支部走进红色基地,与9个红色场馆签订“党建教育实践基地”协议,开展沉浸式实境教学30余次,开设1个本地红色资源思政课堂;邀请市委党校、木兰讲师团成员进校宣讲;聆听赵亚夫的“田间党课”,深刻感悟思想伟力,激发服务乡村的磅礴力量。

充分释放校本资源优势。通过发挥现代农业职业体验中心、相城科技园省级农耕实践基地作用,苏州农职院与苏州市教育局和农业农村局共同开展“菜篮子工程进校园”,面向80余所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服务3.2万人次。

做强乡村振兴“智囊团”

随着枇杷、杨梅季节的结束,东山镇莫厘村村民却没有空闲下来,正忙着进行果树的采后管理,为明年的丰产进行准备。

苏州农职院园艺科技学院果树学老师王鹏凯是这个村的驻村第一书记,他深知这一时期管理的重要性,带领他的“青禾”科技志愿队,联合江苏省太湖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的果树栽培专家们行走在山间地头,指导村民解决果树管理上的问题。

常态化选派“博士团”成员驻村,已成为苏州农职院“三联三共”发展共促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园艺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教师党支部专业技术资源,抽调19位专业教授、博士党员组建“乡村振兴”行动支部。2020年,在新潦村内打造“博士工作站”助力新潦村摘掉“经济薄弱村”帽子。今年6月,“博士工作站”进驻东山镇莫厘村,以博士团行动支部助推乡村产业兴旺。与此同时,新组建的6支“青禾博士团行动支部”,奔跑在助力苏锡常种养大户的前线。

“有了互动,有了深入调研,就能有的放矢开展助农服务,推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苏州农职院党委副书记尹江海介绍,目前,学校推动党支部、团总支等各类组织到村企开展技术服务、志愿活动、文化下乡,学校每年成立的“教师社会服务队”“学生志愿者团”“学生社会实践团队”目前已达到60余支,仅江苏省特色花卉科技兴农服务团队近年来就已在全国累计推广优质种苗36.5亿株,产值达82.7亿元。去年底,苏州农职院还精准组建“乡村振兴讲师团”授课,为苏州市妇女干部、农村干部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和服务2000余人次,定向开发省教育厅助力乡村振兴在线开放课程40门,通过做强乡村振兴“智囊团”,为基层提供了有力的科技帮扶,不断激发组织和党员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