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查看》》
在苏州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有一位“95后”的“新农人”,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智慧农业插上了翅膀。他是周进超,一个从小跟着父母在田间地头长大,却怀揣着现代农业梦想的年轻人。
1999年出生的周进超,2019年从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从小就对土地有着深厚感情的他,在毕业后毅然决定回乡,用所学知识回报这片养育他的土地。
“我从小就跟着父母在田里干活,对田地一直有着特殊的情感。学习新型农业技术知识,让我爸和家乡人不要那么辛苦。”通过在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周进超不仅精通传统农业技术,更是一位无人机“飞手”。他利用植保无人机,大大提高了农田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无人机的飞行踪迹、停留时间、药物喷洒量等各项指标都要有精准控制。现在我一个人就能完成近800亩地的作业量,这是以前人工无法比拟的。”周进超说。
位于太湖之中的冲山村漫山岛,四面环湖、绝美的生态环境,以渔业和农业为主。瞄准精品种植的周进超通过流转承包了70亩地,把这块地变成了自己的“创业场”。潜心研究,2020年,漫山岛上种出的大米不仅在苏州市拿下了苏州大米“好农”种好米金奖,更是卖出了每斤36元的市场高价。自己创业成功的周进超还积极带动更多年轻人投身农业。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看到农业的希望和未来。
近年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孕育了无数像周进超这样的“新农人”。为了不断培养出新时代的新农人,学校专门成立了特色辅导员工作室,定期召开新技术交流会。“其中,励耕辅导员工作室紧盯新农人培养的现实需求,以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爱农村的新农人为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努力方向。”学校学生工作处副处长李凌云说,该工作室会结合学生不同的学科专业特点,推出新生生涯教育、生涯读书会系列活动,实现职业生涯教育全覆盖,引导学生初识农业、体验农业、爱上农业、奉献农业。
学校智慧农业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朱桦表示,近年来,工作室通过将“三农”领域优秀校友代表请进校园,开展面对面对话,让学生切身了解农业的发展前景、丰富多彩的职业内容。4年来,励耕辅导员工作室开展讲座培训、团体辅导等各类教育活动62期,个体咨询800余例,服务学生10000余人次,有效助力学生生涯成长与高质量就业。
“如今农村劳动力短缺,农业要高质、高效,农村要宜业、宜居,农民要富裕、富足,这个任务由谁来完成?作为省农业农村厅直属的高职院校,我们责无旁贷,重任在肩。”学校党委书记苏士利表示,学校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探索形成了以“校地联动、教产衔接、开放共享、终身学习”为特征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苏南模式”,培养造就了如江苏省首位家庭农场主于永军、“95后”无人机飞手周进超等一批既满足现代农业需求、掌握必备技术技能,又“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新农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