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Media Highlights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中国教师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教学团队“三三三”建设范式

来源: 园艺科技学院 时间: 2024-10-25 08:50:56 阅读量:

点击查看》》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技术教学团队于2021选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团队遵循“目标引领、跨界融合、协作创新”的原则“机制建立、模式创新、平台打造、标准输出"为理念,创新“三引领、三提升、三构建”的“三三三”团队建设范式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引领”锚定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方向

团队以目标规划为引领,优先团队建设,锚定发展方向,明确发展任务。

坚持团队规划先行。基于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从宏观、中观与微观3个层面打造农业领域、团队自身发展、个人职业成长的共同体,制订建设方案,激发创新潜能。

强化目标任务引领。组织制订具体可行的实施计划和年度计划,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实施路径和绩效考核。

对标职业生涯发展。修订学校《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在境内外访学研修、企业实践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成员结合自身专长校准职业生涯定位。

团队以师德师风为引领,弘扬职业精神,严格师德师风考核。

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掌舵领航”“三全育人”工程,组织参加国家级、省级、校级培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强化教书育人职责,树立为人师表意识。

着力职业精神弘扬。坚持教育家精神培育涵养,培养劳模精神,弘扬工匠精神。打造“农心本色”特色校园文化,厚植“三农”情怀。

强化师德师风考核。将师德师风作为团队成员评价的第一标准,形成长效机制,实施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评价。团队成员获劳动模范、最美劳动者等荣誉称号。

团队以机制平台为引领,健全校企互聘机制,完善绩效奖惩机制,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

健全校企互聘机制。完善校企互聘共用的管理机制,实现专业教师“双师双能”。实施“博士+能工巧匠人才引进计划,引进博士5人、产业教授8人。培养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省技术能手等5人。

打造教师发展平台。依托球根花卉、杨梅国家级资源圃,特色花卉、常绿果树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打造智慧农业产教融合集成平台,服务团队教师专业化发展。

建立绩效奖惩机制。出台《团队绩效管理办法》落实《绩效工资实施办法》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和组织缋效。

“三提升”开拓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路径

团队着力提升协同能力,打通团队内部协作通道,构建校际、校企协作新路径。

构建校际协作通道。以国家团队课题研究为抓手,5个国家级团队共建协作共同体,加强校际间团队在课题研究、教师培训、成果推广等的协作。

深化校企协作互通。依托江苏现代农业校企(园区)合作联盟等平台,校企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创新“教产岗位互通、专兼教师互聘"的培养模式。

强化队内协作分工。组建由团队领军人才、专业骨干和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双师双能"型教师梯队,领其他国家级团队共同发展。

团队着力提升教学能力,通过专项培训研修,提升教学内涵,实施课堂质量改革。

开展专项培训研修。创新培养路径、优化培训内容、落实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开展具有现代农业专业特色的全程伴随式培训。组织100余人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参加企业实践8人次。

加强教学内涵建设。主持制定全国农牧渔类园艺技术、生态农业技术等4项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参与"家庭农场粮食生产经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

实施课堂质量改革。组建“一课多师、分工协作"的结构化课程团队,优化农业职业教育课堂新生态。开展团队教师能力测评,提升项日化教学能力。

团队着力提升科研能力,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创新团队,打造科技服务品牌。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教师科研能力培训,掌握科研方法。围绕现代农业千亿级产业链,实施科研“六项工程”。立项自然科学基金2,江苏省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1:授权植物新品种5个培育科研创新团队。

依托国家和省研发平台组建果树、花卉、菜、稻麦等6个科技创新团队,开展技术创新。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1,梁希林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各1项。

打造科技服务品牌。对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服务区域优质稻麦、绿色果蔬、休闲农业等5个千亿级产业链,开展“院区结对”“百团百企”活动。“特色花卉科技兴农服务团队"获评中宣部“三下乡”优秀团队

“三构建”优化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策略

团队联合企业、升级课标、深挖资源,构建课程体系。

校企共研人培方案。依托全国现代农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江苏现代农业校企(园区)合作联盟,调研农业企业职业岗位能力,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构“平台+模块+拓展”的“耕读结合,科教相长"课程体系。

对标岗位升级课标。以岗位需求为依据,融合多元资源制定课程标准。技能大赛花艺赛项的评判标准引入农耕文化课程包。

适应需求建设资源。开发高质量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省虚拟仿真平台、专业教学资源库、在线精品课程各1个。校企双元开发优质教材,人选“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4部。

团队对接农事、重组团队教学设计跨学科课程,构建教学模块。

对接农事创新模块。以农作物牛产和园艺作物生产等核心课程为载体,将生产类课程与农业装备、病虫草害绿色防治等课程融合。结合农事制定教学月历,将教学与生产紧密同步,创新“融技实产月历”教学模块。

围绕教学重组团队。组建跨专业的专兼教学团队,专职教师传授专业知识,兼职教师提供实践指导。多个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相互交融,组建“跨专兼融育才”教学团队。

聚焦问题沟通协作。围绕教学中的难点,共同设计跨学科课程,实现知识与技能的互补与融合。建立教师间的信息共享平台的“研会联动共享”协作机制。

团队重构教学流程、采用灵活的教法与多元评价方式,构建教学流程。

对接农时重构流程。以农时为依据,引人生产案例,发布学习任务;在教学基地进行生产实战巩固关键技能点。项目教学灵活教法。灵活运用项目式教学、情境式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学习场景:利用AI精准分析学情,赋能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诊改多元评价。构建多元评价指标体系,增加过程性评价、促进增值性评价。信息化平台记录学习过程、数字化手段深人分析数据,形成“作物栽培”等课程“线上平台+田间课堂+生产基地”过程性多元考核的典型案例。

(尤伟忠 陈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