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
炎炎夏日,苏州市东山镇杨湾杨梅技术推广示范基地的叶师傅,正驱车前往黄颖宏工作的地方,为了向他表达感谢。叶师傅很激动地说:“原来我家山上有些杨梅树衰弱了,就请黄老师过来看看想想办法,黄老师帮我们联系,定制了杨梅专用有机肥,经过近三年的努力这些树终于活过来了!”
黄颖宏来自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太湖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他和团队经常收到果农的感谢。他所在的江苏省常绿果树科技兴农服务团队由28名从事常绿果树技术研究推广的科技人员组成。自2003年成立至今,该团队将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优良品种选育和“三下乡”活动紧密结合,打造“一粒果”科技创新与服务品牌,构建了“四级联动”的产业推广服务新模式,获得了2022年江苏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优秀团队的荣誉。
打造科技服务品牌
黄颖宏介绍,团队依托国家杨梅种质资源圃和省枇杷种质资源圃、省常绿果树工程研究中心,打造“一粒果”品牌服务特色,向果农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
团队牵头成立长三角枇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果业三次产业融合,助力“三下乡”活动影响力。他们组织举办长三角枇杷杨梅推介、全省常绿果树产业大会和相关主题活动30余次,开展优质果品评比和专家论坛,形成“一粒果”品牌效应,扩大常绿果树产品影响力,提高果农经济收入。
在“一村一品”三下乡服务行动中,团队还成立了枇杷、杨梅、柑橘等5个科技创新“三下乡”服务团队,对接常绿果树特色村镇200个,惠及农户12000家,先后为江苏如皋、江苏吴中、安徽歙县、湖北通山等地编制特色果树产业发展规划6个,助推苏南五市乡村建设特色果树小镇9个,其中东山金庭枇杷小镇、雪浪街道杨梅小镇入选“江苏省农业特色小镇名录”。
近5年,团队承担省级以上科技项目36个,研发经费4106万元,培育新品种3个,制定地方标准6项、授权专利9件,集成创新茶果间作、生态栽培、设施栽培、绿色防控、采后保鲜等实用技术10项。
聚焦职业农民培训
近年来,干旱、低温等极端天气不时出现,团队便根据果农实际情况,向果农传授应对极端天气的技术知识和应急处理方法。
对于已经受到极端天气影响的种植户,他们推出定制化科技服务,提出有针对性的树势恢复方案,争取后续产量恢复和提高。黄颖宏表示,“目前,我们也已经选育出具有明显抗寒能力的枇杷优良株系,在经历极端低温的条件下未受到冻害的影响,依然可以保持优质高产的特性”。
此外,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太仓、吴江等地方政府合作,定向培养“村官”和职业经理人等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500多名;牵头成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联盟,开办茶果专业等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班,培养果业高技能人才2000多名;依托学校“全国高素质农民培育基地”,构建“农民学院总院、农业园区分院、农民社区学院”三级培训网络,开展培训355场,培训4.3万余人……
提速科技成果转化
团队建立良种繁育基地500亩、生产优良品种苗木100余万株,在各地建立常绿果树核心示范基地51个、面积3000余亩,示范新品种20个、新技术35项,先后在13个省份,累计“四新”技术推广应用64.5万亩,新增经济效益32.3亿元,其中自主选育品种“白玉”“冠玉”枇杷、“小叶细蒂”“紫晶”杨梅等品种推广面积达5万多亩。
除了做好科技支持,团队还积极帮助果农解决滞销难题,他们利用人才优势和信息化资源,进行助农拓销。黄颖宏表示,“我们开设5G+新农电商直播中心,打造品牌直播间16个,消除了果农丰产不丰收的担忧。”此外,团队还帮扶中西部促脱贫,招收培养贵州等中西部地区学生1078名,选派技术专家26人次,开展产业帮扶、规划编制、技术指导等工作,对口帮扶的贵州江口县2021年实现脱贫。
据了解,以常绿果树为重点的现代农业教学团队获国家教育教学创新团队称号,现代农业校企联盟荣获全国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江苏省常绿果树科技兴农服务团队成果先后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江苏省农业推广二等奖、江苏省农业科技奖技术创新奖三等奖等奖项,学校入选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60所典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