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下午,由南京农业大学和苏州市农业农村局等联合举办的“智慧稻作技术”现场观摩会在张家港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举行。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自然资源部原副部长、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研究院院长曹卫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张佳宝,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曹丽虹等出席会议。我校党委书记傅兵、水稻产业技术课题组代表应邀参加会议。
智慧稻作技术是将北斗导航、现代农学、信息技术、农业工程等应用于水稻生产管理全过程,以数字稻田技术、稻情遥感监测技术、种肥水药智能决策技术、耕种管收精确作业技术和智慧稻作管理平台等为核心,以农田信息的数字化管理、长势指标的立体化监测、栽培处方的定量化设计、农田管理的精确化作业为目标,建立以“实时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确投入、智慧服务”为技术内涵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管理方式,为水稻全程生产管理提供智慧化解决方案,实现了作物生产管理精确化、绿色化和智慧化。
交流会上,与会领导专家围绕智慧稻作技术、智慧农业发展等进行交流研讨。肯定了南京农业大学在立体化监测、智能化诊断、精确化作业等智慧稻作技术方面的前沿性与引领性,以“五个一”技术载体为核心的智慧农作技术体系,促进了农作管理和农村基建由定向到定量、由土木到数字的转变,为推进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业强国进行了生动实践。观摩会现场刘小军教授就便携式作物生长监测诊断仪、土壤剖面水分传感器、稻情巡检机器人、农情智能监测站(网)等装备做了详细介绍,并向现场专家展示了水稻无人机智慧施肥技术和水稻智能测产收获机等设备在田间的实际应用和作业情况。
近年来,学校水稻课题组在江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创新团队的支持下,积极与南京农业大学开展合作,在相城科技园联合建设试验示范基地,参与稻田苗情监测诊断技术、耕种管收精确作业技术等开发与集成工作。在吴中区联合建设“无人农场”技术示范推广基地,打造示范样板,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为高质化、绿色化、智慧化、规模化作物生产贡献苏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