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Campus Flash
首页 >  校园快讯 >  正文

春日话园林 养生润心田—— 苏州农职院“园林养生课”开讲

来源: 继续教育学院 时间: 2025-04-29 10:54:04 阅读量:

4月22日下午,苏州市健康管理服务中心内茶香袅袅、古意盎然,我校高级工程师姚岚教授应邀为苏州市市级机关副处级以上退休干部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园林与养生”主题讲座。这场融合苏州古典园林美学与传统养生智慧的文化盛宴,以诗画般的意境与深入浅出的讲解,为老干部们打开了一扇“借园冶心,以景养身”的新窗口。

“园林之妙,在于‘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此中蕴含着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养生哲学。”讲座伊始,姚岚教授以明代造园家计成《园冶》中的名句破题,结合手中的拙政园微缩模型,从园林“借景”“对景”“障景”等造园技艺切入,娓娓道来苏州古典园林如何通过空间布局实现“移步换景、心随景动”的疗愈效果,阐释园林中廊檐花窗如何通过光影变幻调节人的情绪,恰似中医“顺时而养”的养生之道。

谈到园林植物与健康,姚岚教授以留园“涵碧山房”前的古樟树为例:“古人植樟于庭,不仅因其树形苍劲,更因樟树挥发的芳香物质能提神醒脑、驱虫避秽,这与《本草纲目》中‘芳香化湿’的养生理念不谋而合。” 她笑言“园林即是天然药房”,并引用文徵明《拙政园图咏》中“绿萝袅袅罩莓墙,闲看家人理药囊”的诗句,生动诠释了园林植物在净化空气、舒缓情志方面的功效。

讲到园林建筑,姚岚教授重点讲解了建筑与养生的精妙关联。姚岚教授举起拙政园“远香堂”模型,说到:“此堂四面落地长窗皆嵌玻璃,堂内36扇雕花槅扇可全部拆卸,形成‘八面来风’的通透空间。古人早已知晓,流通的空气能带走浊秽,正如《吕氏春秋》所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样的建筑设计暗合现代‘自然通风养生’理念。”她特别提到,园林中的“听松涛、闻竹露、赏荷香”等感官体验,正是古人“五音疗疾、芳香养生”的智慧体现,与现代心理学中的“正念疗法”异曲同工。此外,轩内砖雕漏窗的图案多为寿桃、蝙蝠等吉祥纹样,通过潜移默化的视觉暗示,达到“心理养生”的效果,正是古人“境由心造”养生观的建筑表达。

本场讲座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充满诗情画意。姚岚教授时而以苏州方言吟诵《姑苏园林志》中的名句,时而通过动画演示园林四季变化对人体气血的影响,让深奥的养生理论变得妙趣横生。讲座最后在“声声慢”的音乐中落下帷幕。

姚岚教授满怀对老同志的敬意,在一个多小时声情并茂的演讲中,让老同志们加深了对苏州乃至中国古典园林的了解,再一次接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市府前副秘书长顾九生同志听完之后感慨:“以前逛园林只看亭台楼阁,只鉴赏名对楹联,今天才知道每处假山、每棵古树都深藏着养生学问,下次去拙政园要带着‘养生眼光’重新走一走。市财政局老干部徐东同志说:“以前总觉得园林古建筑是老古董,没想到每一级台阶、每一扇花窗都藏着护佑身心的学问,老祖宗的智慧了不起!”苏州市健康管理学鄂素蓉同志在交流时说:“园林是苏州的文化名片,姚教授的讲座让老干部们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学到了实用的养生知识,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园林康养,是运用园林建筑、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为人们提供放松身心、恢复体力、增进健康的愉悦空间,它集景观设计、生态学、医学及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于一体,通过人们的潜心鉴赏、文化品析,促进身心健康。

据悉,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持续发挥园林专业优势,成立了“启智润心——全龄化康养疗愈”社区教育团队,大力开展“园林文化进社区”等系列活动,将千年园林智慧转化为服务大众健康的“活文化”。

(撰稿:姚岚;摄影:王笑成;审核:秦培亮)